[14]生活的儒学的叫法,见龚鹏程:《生活的儒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 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于2014年12月13日-14日举办的‘重写儒学史与‘儒学现代化版本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重写儒学史——儒学现代化版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5版。当然,应当承认,儒家在历史上的制度规范建构,确实与家庭伦理有密切关系。
[11] 因此,现代新儒学的基本诉求就是所谓内圣开出新外王,亦即从儒家的心性之学开出现代的民主与科学,即牟宗三所说的从道统开出政统与学统[12]。[44]《孟子·梁惠王下》。儒学现代化 有一种普遍的流俗观念:儒学是一种传统,即是一种可以被现代人抛弃或保守的东西。[12] 牟宗三:《论道统、学统、政统》,见《生命的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以上对中国社会历史形态的简要勾勒,基于对生活方式演变的历史观察,限于篇幅,这里不作历史文献的繁琐引证。
符合这种价值尺度的制度规范就是正义的,反之就是不正义的。这种观念被认为是儒家伦理的基础,谓之血亲伦理,并因此而遭到批判。他曾经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5.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 — 1920.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长沙 : 湖南出版社1990年。公西华曰:由也问期行诸,子曰:有父兄在。1919年4月,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回到长沙。在批孔运动中,这一首诗盛传一时。
孔子除了主张勤学好问之外,还十分重视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其实,毛泽东发动批林批孔的目的主要不是批林,因为林彪已经不再对他构成威胁,如果他深入批判林彪,对毛本人也不利,因为林彪的许多讲话和行动是得到毛泽东同意和支持的,因此他只能将林定性为极右而非极左。
对当前革命运动来说,它是属于第二位的东西。讲起教育制度的改革时,毛泽东还是把孔子看成自学成才的典型,和从事简化而有效的平民教育的先驱。我看到了孔子的弟子濯足的那条小溪,看到了圣人幼年所住的小镇。现在的事情,问题很复杂,有些事情甚至想三四回还不够 孔子重视调查研究和严肃认真的思想方法对毛泽东影响很深,形成了他实事求是的思想。
应该指出的是,从投身革命直至文化大革命之前,毛泽东对孔子的评价是肯定多于否定,他对孔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可见毛泽东在小学启蒙阶段就已经熟读而且背得四书五经。透过勾勒毛氏的心路历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毛氏对孔子评价转变的原因。毛泽东也曾设想拟效颜子之箪瓢与范公之画粥。
1964年8月18日,他在《关于哲学问题的讲话》中也说: 我过去读过孔夫子的书,读了四书、五经,读了六年。但认为孔子毕竟是二千多年的人物,他思想中有消极的东西,也有积极的东西,只能当作历史遗产,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
本文将毛泽东对孔子的评价分为三个阶段。这次运动的目标除了要打倒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外,还要对封建主义和修正主义进行彻底的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自然会遭到强烈的冲击。
他之反对孔子,主要是出于政治需要。8月,他因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事宜到北京。还有一个右派说我好大喜功,偏听偏信,喜怒无常,轻视古董。从尊崇到批判继承,再到全盘否定,其中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接着他又举了释迦和穆罕默德,称此皆古之所谓圣人,而最大之思想家也。1953年9月,他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二十七次会议上批判时任政协委员的梁漱溟时说: 关于孔夫子的缺点,我认为就是不民主,没有自我批评的精神,有点像梁先生。
另一方面,投身革命后,为了和国民党划清界线并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但在此以后,当时的报刊再也没有发表有分量的批孔文章。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又问如何种菜,他又说:不知道,我不如种菜的。
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陈独秀在批判文章中说: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1917年4月,毛泽东第一次在《新青年》发表文章,题为《体育之研究》,征引四书五经就有八处之多。毛泽东对斯诺回忆说: 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一师的伦理学教员杨昌济以自编的《论语类钞》作为教材,对毛泽东言传身教,使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在给萧子升的信中说: 仆读《中庸》,曰博学之。1956年他写的《水调歌头?游泳》,就化用了孔子逝者如斯夫的话表达积极奋进的精神。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焚书坑儒,以法家治国,结果二世而亡。9月 14.陈晋:《毛泽东之魂》(修订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据匡亚明回忆: 1942年在延安,一度住在杨家岭,有机会和毛泽东同志接触请教。农业合作化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进展较快时,他自诩其领导艺术有发展,理论上也应有所贡献,十月革命到现在还没有显著的东西。
他在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2月讲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时,颇有用意地多次评论斯大林对竭泽而渔,杀错了许多人,形而上学等等,并 称自己已经找到了中国发展的道路。后受两位匿名评审的指正,纠正许多缺失,补充资料,进而能完善拙文不足之处,非常感谢。他们灌输帝王思想,这些都同孔夫子影响联系着。文革时期,他对孔子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主要是出于政治需要。
毛泽东同志首先认为上面两段话很有道理,而且强调了孔子生在二千多年以前,确是中国历史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然而,毛泽东又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他希望中国能够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追求六亿神州尽舜尧的理想。
《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新知识分子将大量西方学说介绍到中国,令毛氏对孔子及其学说的价值也开始产生怀疑。
1971年林彪事件后,在北京平安里附近毛家湾他的家里,查出一些推崇孔孟之道的言论、条幅,如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之类。不过,毛泽东对孔子的批判也十分尖锐,这主要集中在批判其道德论和中庸哲学方面。